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8
近年來,一種新興的納米材料金屬納米簇逐漸成為生物傳感與生物成像等領域的研究熱點。金屬納米簇通常是由兩個幾十個原子構成的納米顆粒,尺寸一般不超過2nm,介于金屬原子和納米顆粒之間。金屬納米簇具有特殊尺寸,因此連續電子能級會分裂成離散能級使其具有特殊的光學以及電學性質。目前常用的金屬納米簇主要包括金納米簇、銀納米簇以及銅納米簇,其中銅納米簇比金、銀納米簇具備更多的優點,如成本極低、生物安全性高及反應條件更加接近生理環境等。因此,銅納米簇作為一種新型納米探針在金屬離子、生物小分子、...
查看更多4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STS計劃)項目支持,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共同承擔的“生物高通量檢測分析服務網絡”項目結題驗收。經過5年的實施,該項目研制出了單細胞拉曼分選儀工程化樣機(RACS-Mini),開發了單細胞拉曼表型組數據庫及拉曼組數據分析軟件,建立了完整的單細胞拉曼成像-分選-測序的單細胞組學分析平臺,形成了外套基于拉曼光譜的高通量單細胞檢測、分析、分選系統,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新工具。RAC...
查看更多4
區塊鏈技術是當下信息技術產業前沿的技術,引起了各行各業巨大的關注。我國已將區塊鏈技術作為戰略性前沿技術列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基礎研發和前沿布局,構筑新賽場先發主導優勢。對于檢測行業來說,區塊鏈技術通過物流供應鏈和信息鏈的應用,有可能改變現有的格局。2018年3月27日,由中國檢驗檢疫學會和中國檢驗檢測創新聯合體共同發起的區塊鏈技術在檢測場景下的運用專題會議在北京順利舉行,行業內多個相關專家匯聚一堂,著重討論了區塊鏈技術如何在運用在檢驗...
查看更多4
2018年3月28日,電工委員會第13技術委員會第11工作組(IEC/TC13/WG11)中國鏡像工作組電能測量設備系列(IEC62052和IEC62053)修訂工作研討會在上海計量院召開。來自各企事業單位的23名中國工作組成員參加了此次會議。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上,TC104(國家電工標準化秘書處)介紹了IEC62052和IEC62053系列標準修訂的組織架構和進展情況。會前,秘書處共收到了專家對IEC62052-11CD2提出的252條意見和建議;會上,與會專家對其進行了逐條...
查看更多3
近日,福建省計量院收到ISO/TC108/SC3(標準化組織/機械振動、沖擊與態監測技術委員會)秘書處通知,由福建計量院主導制定的標準ISO16063-33:2017“振動與沖擊校準方法:磁靈敏度測試”已正式出版,向發布。振動傳感器是用于檢測沖擊力或者加速度的傳感器,通常使用的是加上應力就會產生電荷的壓電器件,也有采用別的材料和方法可以進行檢測的傳感器。振動測試在近代工程領域中有極重要的地位,受到大家普遍重視,很多部門和單位在進行實踐探索和研究,新的測試方法和手段不斷涌現,這...
查看更多